法制史古文分析题高频考查哪些朝代法律制度策略?

岸虎法硕
2025-08-02

法硕考试中,法制史古文分析题常聚焦于特定朝代的法律制度,通过典籍原文考查考生对制度沿革、法律原则的理解。岸虎法硕朝代分布高频考点备考策略三方面展开,明确复习重点。梳理高频考查朝代及其法律特征;解析各朝代古文分析题的常见考查方向;然后提出针对性备考策略,帮助考生高效掌握核心内容。


高频考查朝代唐、宋、明、清为主


法硕考试中,法制史古文分析题多集中于以下朝代:

1.唐代:以《唐律疏议》为核心,考查“十恶”“八议”“化外人相犯”等制度,原文多引用律文或疏议内容;

2.宋代:侧重法律形式的变化,如“编敕”“条法事类”的适用规则,以及“翻异别推”“务限法”等诉讼程序;

3.明代:重点为《大明律》的体例调整(如“名例律”与各篇结构)、“奸党罪”“充军刑”等特色制度;

4.清代:关注“例”的地位提升(如《大清律例》)、“秋审”“朝审”等会审制度,以及“刺字”“发遣”等刑罚。


高频考点:制度原则与法律实践结合


古文分析题常通过典籍原文考查以下方向:

1.法律原则:如唐代“德主刑辅”、宋代“情理法结合”、明代“重其所重,轻其所轻”;

2.制度创新:如宋代“鞫谳分司”的审判分离、明代“厂卫干预司法”的非法性;

3.法律沿革:如清代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变革(如“八议”入律、奸党罪的创设)。

法制史古文分析题高频考查哪些朝代法律制度策略?



备考策略:典籍原文与制度逻辑并重


1.熟读核心典籍:重点掌握《唐律疏议》《宋刑统》《大明律》《大清律例》的体例及关键条文;

2.关联制度背景: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立法目的(如唐代“十恶”维护皇权与伦理);

3.对比朝代差异:梳理同一制度在不同朝代的演变(如“例”从唐至清的地位变化)。

聚焦核心朝代,掌握制度逻辑法硕考试法制史古文分析题的高频考查朝代为唐、宋、明、清,重点在于典籍原文、法律原则及制度沿革。备考时需熟读核心法律典籍,理解制度背后的立法逻辑,并通过朝代对比掌握法律演变规律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